喇叭列表

本網站不支援IE瀏覽器,功能可能無法正常運作!

恭禧 金碧 獲得 月票,支持我就對啦!

恭禧 金碧 獲得 月票,支持我就對啦!

恭禧 千塵淚 獲得 月票,支持我就對啦!

恭禧 金晶 獲得 月票,支持我就對啦!

恭禧 小秦子 獲得 收藏,哎喲,您可真識貨呀!

恭禧 朱映徽 獲得 月票,支持我就對啦!

恭禧 辛琪 獲得 收藏,請繼續投餵!

恭禧 青微 獲得 收藏,請繼續投餵!

恭禧 青微 獲得 收藏,哎喲,您可真識貨呀!

恭禧 青微 獲得 收藏,哎喲,您可真識貨呀!

首頁/文庫/第七名失蹤者/偵探電影雜談

第67章 偵探電影雜談
隔壁四叔

  其實,這個章節本來不存在的。由於我不小心,沒點定時發布,結果後面的內容提前發了出來,想刪刪不掉,只能編輯內容,所以我只好將錯就錯,借這個機會說點偵探類電影的話題。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消失的子彈》、《全民目擊》、《心理罪》、《宅女偵探桂香》等等國產的懸疑偵探類的影視作品。大家在看完這些作品的時候,有沒有感覺這類作品看起來很過癮?當然肯定不是像動作片那樣的視覺過癮,而是故事情節上的過癮?大家的喜好不同,口味不一,但我相信大家都能有或深或淺的這樣的感受。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

  是因為男主角長得帥氣,演技好,還是因為女主角長得漂亮,能說會道呢?很顯然,這兩點有關系(大實話),但不是決定因素。這類作品的賣點是能給讀者帶來智力上的挑戰,能給觀眾一種無法猜到結局和出人意料的觀影體驗。這種魅力是獨一無二的,也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有奇特的想法,吸引人的劇情和出人意料的騙局,觀眾就不會吝嗇手中的錢包,更不會保留任何溢美的贊歌。

  雖然我國拍攝了很多偵探懸疑類的作品,也有廣受好評的作品,但是平心而論,我們國家拍攝的這些影視作品和國外的比起來差距還是明顯的。不是我崇洋媚外,而是事實如此。國外的,比如,《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驚天魔盜團》、《盜夢空間》、《監視者們》、《大偵探福爾摩斯》、《嫌疑人X的獻身》等等,和我國的國產類似題材的電影比較起來,差距一目了然。

  但這種差距也反映了我國國產電影的巨大潛質和廣闊的未開發的市場前景。隨着近幾年來國外優秀懸疑推理類的小說翻譯成中文在國內發行,很多讀者開始熟悉像日本的東野圭吾、宮部美雪、京極夏彥、大澤在昌、島田庄司、道尾秀介等等眾多以前聞所未聞的推理作家,加上優秀的國外影視作品流入中國,中國影視市場的升溫與崛起,我國也逐漸開始形成了懸疑、推理、偵探的粉絲團和文化氛圍。

  國外偵探懸疑電影拍的好,一部分原因是西方有很深厚的懸疑偵探的文化底蘊,民眾接受度高,有廣泛的市場,影視公司願意花重金做效果買劇本。另一部分原因是從事懸疑偵探的作家眾多,也有眾多的知名獎項鼓勵作家寫作,比如,愛倫·坡獎、鑽石匕首獎、江戶川亂步獎等等。觀眾眾多,影視公司願意花錢,又有一大批獎項支持作家創作,在這種氛圍內,想不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都難。

  在我國,偵探推理的作品往往都被貼上冷、偏、小眾的標簽,有志成名的寫手一般也不願意接觸這種題材的作品,因為這種題材的作品往往相當消耗作者的精力,故事不僅要自圓其說,而且還要有足夠的能力來巧妙地設計劇情,讓讀者不至於半路棄讀,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的質量要高,讓讀者不僅驚嘆於犯罪手法的高明,還要驚嘆於結局的逆轉。所以,這類作品不好寫。

  而且,尷尬的是,把作品放在網上,積累讀者粉絲,需要長時間的連載,但一個推理懸疑小說能寫多少字呢?我看過的很多作品(單本,不是系列),大部分都是20萬到30萬字之間,再長的像宮部美雪的《模仿犯》和《所羅門的偽證》這種一百多萬字的,前本整體還不錯,後本就實在不敢恭維,這就是這類作品的弱點——字數越多越囉嗦,質量也越來越差。這種弱點,很難適應網絡文學,除非系列化,比如《福爾摩斯探案集》。

  而且,就算寫手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寫好,也不見得有什么人讀,也不見得能得到個什么知名獎項來做宣傳(實際上,我還沒聽說中國有什么著名的偵探推理獎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孤陋寡聞)。更難得有什么影視公司找你來談影視化。

  但是,都沒有好的作品,又哪有好的電影呢?

  綜合這幾點,對於那些迫切想出名的寫手,懸疑偵探類的小說,確實是個燙手山芋。

  這么想想其實也對,對於現在還沒有什么市場的懸疑偵探類小說,從事這方面的創作很難出頭。但反過來想想,正是市場不廣,你的作品才是鳳毛麟角,你的作品才是扎根於處女地上。現在,通過寫作積累經驗,創作出優秀作品,等國內推理偵探影視氛圍漸濃,觀眾對影片質量的大幅提高,從事懸疑偵探和推理的作者必定會受到青睞。而且,從事懸疑推理偵探的作家也會變成稀缺資源,畢竟偵探推理的創作門檻擺在那,不是什么人想轉就能轉的了,也不是什么人想寫就寫得了的。讀者的眼睛雪亮,好壞一眼就看的出,不是誰拍拍腦袋就能蒙混了的。

  正是有這種市場預感,所以我從事了懸疑偵探類小說的創作,也許現在我可能會被冷落,但我一直有個把自己作品拍成電影的想法,正因為有這個想法,才會支撐我走下去。當然,這本作品作為處女作和系列作前傳,更多的是試水和磨礪技術,從內容上說,是一個總的序幕。但請讀者放心,後續作品的風格會轉變,推理懸疑會和動作元素相結合,讓文本的可讀性和吸引力水平得到躍升,相信讀者會喜歡上這個系列。

  額,話題扯得有點遠了。

  言歸正傳,接着說偵探電影的事。除了電影劇本,我國的電影拍攝手法上其實也是有瑕疵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受到一些限制,總覺得電影拍起來畏首畏尾的,像是在薄冰上跳舞一樣小心翼翼(不是指葷段子,那種我是希望能沒有就沒有)。像《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里那種炸掉整個醫院、燒掉幾十億美元、在渡船上裝滿炸彈、把警察虐到死、用C130直接叼走人、當着警察的面越獄等等,無論如何都不會出現在我們的國產作品里,壞人拍的都跟好人似的,一點做壞人的決心和氣勢都沒有,軟趴趴的。雖然演這樣有益演員健康,聽說演小丑的希斯萊傑整天琢磨小丑的心理,最後可能患上了抑郁症,服用大量葯物後死在了賓館里,但最起碼的演技水准要有的,不能光演皇上阿哥太後啥的傳神。

  再有點建議,就是希望我國的作品能避開像京極夏彥《魍魎之匣》這樣的題材,什么父親亂倫女兒,生下孫女,孫女意外重傷,父親兼爺爺的醫生砍掉孫女的四肢讓其活命,最後放在盒子里帶走,路人偶爾看到,變態心理萌發,到處殺蘿莉,肢解蘿莉,只是想做個一樣的,這種情節還是不要有的好。作為文明古國,作為有濃厚文化底蘊和倫理觀念國家的寫手和導演,請不要和那些題材有染。底線要有的,推理和偵探不是虐殺游戲,更不是血腥、殘暴和亂倫的代名詞。智慧之光不是建立在白骨累累上的,也不是建立在變態之上的。能將平凡的人因為合理動機犯下驚天大案,才能真正體現出作者的睿智和傑出水平。

  洛里囉嗦說這么多,“言多必失”的古訓又在腦海中閃現。上面的話,都是四叔個人的一點見解,如果有冒犯讀者的地方,實在抱歉,不是四叔有心為之,還請多多海涵!致敬!
字型大小
背景顏色
章節目錄
章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