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兜率淨宮
大内神探零零发
狄安順着知客僧所指方向大步走到佛像前,對着佛像行了個拜禮後,才抬頭端詳起眼前的金佛。面前這尊佛像身形比殿內其他佛像都要大得多,然而除了身形外,卻再無甚特別之處。
瞧不出所以然,他只好又把知客僧喚了過來:“你可還記得覺明法師當時是怎么躺在此處的?”
許是覺得殿內陰氣太重,知客僧忍不住縮了縮脖子。他點頭如搗蒜地回道:“忘不了,忘不了。覺明師叔當時跟慧文兩人一樣,面目朝上,不過頭卻向着門口。”
“你將當時的情形再原封不動地講一遍。”
知客僧咽了口吐沫,潤了潤嗓子:“當時是貧僧最先找到覺明師叔的屍首的,那時他渾身上下散發着一股惡心的臭味,許是身前見到了非常可怕的東西,兩只眼珠兒瞪得都快要掉出眼眶,口角更是溢出一灘黏糊糊的物‘事。”說着,許是忍不住胃內的翻涌,竟忍不住用手捂住嘴巴。
狄安卻一臉平靜:“那這樣說來,覺明法師當時可是雙手緊緊抓着胸前的衣襟,且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傷口。”
知客僧舒了好幾口氣後,才平緩了心神:“正是如此。要說覺明師叔的心性膽識,那可在寺里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連他都死得不明不白,且死相和慧文倆人又如此相似,這不得不引人遐想。是故,為了讓他早登極樂,我們也就早早毀了他的業障。”
當聽到知客僧說到覺明法師是被楚霸王殺死的時候,狄安就已料到覺明法師定然已被火化。此刻聽知客僧說起,自然也無多少奇怪。他的目光依舊在佛像上沒有挪開,可是注意力卻疏散了許多。
眼前這尊佛像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覺明法師為何會在晚上來到這里,他在這里又看到了什么?
酒,佛,這看似矛盾之物,中間又存在着何種聯系?
正此時,大殿外又刮起了一陣旋風,烈風飈飈,吹得窗戶嘩啦啦直響,也讓殿內的燈火忽明忽暗,宛若一群跳舞的幽靈。
一定有什么細節忽略了,火光讓他的臉龐明暗難定,他緩緩閉上雙眼,腦中猶如翻書一般快速閃過知客僧的話。
子時、慘叫、大殿、屍體……等等,大殿!
他記得知客僧可說過覺明法師是叫來人後才點亮燈火的,而現在……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猛地睜開雙眼,走到一座燈台前,細細一瞧,果不其然,從燈台上燈火所熏烤的痕跡就可看出,這大殿內的燈火並非是這幾日才點的。
他轉身盯着知客僧問:“我記得你說覺明法師發現慧文倆人屍體時,是提着油燈入的殿,而且當時殿內是漆黑一片。”
知客僧點了下頭,卻又立馬搖了搖頭:“狄居士誤會貧僧的意思了,這大雄寶殿常年燈火通明,又怎會漆黑一片,貧僧說的是兜率淨宮。”說着,瞧見狄安眼露疑惑,又連忙跟了一句:“就是寶象殿的第二層。”
狄安目光一閃,下意識轉頭一望,這所謂的“兜率淨宮”此刻倒活脫脫像一只怪獸的血盆大口。這里可是杭州名寺,而那里面又供奉着鎮寺之寶,自己怎么能將其與荒蠻凶獸相比。意識到自己的冒失,他立馬在心中道了聲“罪過”。
他的目光只在“兜率淨宮”做了片刻停留,隨後又將視線移回到身前的佛像上:“也就說,覺明法師是在“大雄寶殿”被嚇死的,而慧文倆人則是殞命於“兜率淨宮”?”
知客僧回應道:“正是如此,所以當時覺明師叔的屍首旁就沒有油燈。”
“哦?”狄安雙眼一眯,眸中的光芒頓時凌厲了幾分。從覺明法師的小屋到這大殿也就數十步距離,若是天色不是很暗,倒是用不着拿什么燈火。可如果覺明法師是已就寢,爾後被驚醒來到此處的呢?
按常理來說,一個人若在黑燈瞎火中被驚醒,如果想要走出房門去查探情況,定然就會下意識地提上燈火,這也正與覺明法師第一次夜探寶象殿時的行為相符。既然同是夜探寶象殿,可為何他遇害的這次卻沒有提燈?
難道說,他是在進小屋前發現了什么異常,然後就徑直去了大殿?可如果是這樣的話,他隨身的酒葫蘆又怎會被掛在卧榻前?
又或許說,這其實是凶手做的一個局?可這也說不通,倘若凶手連酒葫蘆都考慮到了,那他就肯定不會忽略油燈這個細節。既如此,他又何必畫蛇添足將酒葫蘆掛回卧榻前。
左右沒有頭緒,他只好先暫時壓下心中的疑惑,對着知客僧說:“走,咱們去“兜率淨宮”瞧瞧。”
知客僧點頭應了一聲,隨後跑到殿外尋來一盞油燈,朝着木梯的方向做了一個請勢:“狄居士,這邊請。”
狄安跟着知客僧很快便來到了“兜率淨宮”的門口,一推開沉重的木門,一股涼意就涌了出來。雖說這里的空間要比第一層要狹小許多,但卻只點了一盞油燈放於殿中央,那微弱的燈火不但沒有給人絲毫心理慰藉,反而更增這大殿的陰森。
知客僧駕輕就熟地點亮了四角的燈火,剎那間,屋內頓時明亮了不少。
狄安大步來到大殿中央,從一跨進門檻他的目光就一直沒有離開過身前的這尊佛像。果然稱得上鎮寺之寶!饒是他見多識廣,可也忍不住給予由衷贊嘆。
這尊佛像分為兩部分,上面是由黃橙橙的黃金鑄造的釋迦摩尼像,且不提這用料是何其精貴,就單憑這圓滑而又不失棱角的外形就足以被奉為人間臻品。佛像下面是一頭身形中長的六牙白象,通身用料為和闐白玉,和闐玉石本就金貴無比,更遑談如此純粹的白玉,而且還是這么大一塊。這渾身都是精雕細琢的玉象,在燈火的映照下更顯晶瑩剔透,柔光流轉,竟透露出一股空靈的氣息。
他越瞧越震撼,腦中更是不禁蹦出《洛神賦》中的一段詞:“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這段詞雖另有所指,但他覺得其意境卻與此佛像無比貼合。
平視了白象幾眼後,他就恭恭敬敬地對着佛像行了個拜禮。待站起來後,之前眼中的興奮之色便已全數褪去。他轉身對着知客僧說:“說說慧文倆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