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兩條路
默风
朱壽揉了揉眉心,臉上掠過一絲不耐的神色:“你去找,他會在的。”
“臣遵命。”那人起身走了出去。
隨即,朱壽又瞥了跪在地上的武將:“你又是誰?”
武將的頭低的更重:“大同參將劉鵬海,拜見陛下。”
“原來是你啊。”
朱壽面無表情道:“五日前,達延汗的先頭騎兵就到了晾馬台,相距大同府不過一山之隔。朕卻沒有見到你的奏報,你是打算韃子沖到朕面前了,才告訴朕嗎?”
劉鵬海嚇得面無人色,連連磕頭,始終跪地求饒。
“堅壁清野,組織防守吧。打仗還是要靠王勛,你這種人,出戰的話怕是會被蒙古人嚇死。”朱壽滿是嘲諷的語氣。
皇帝饒了他一命。
即便如此,劉鵬海心中卻沒有半分喜悅。
這是來自皇帝的責罰,即便現在的語氣平淡,但保不准皇帝已經記住了他。
更何況,他從皇帝的語氣里,聽出了一種失望。
“末將遵旨。”劉鵬海滿臉苦澀的離開大帳,很快軍帳里一片寂靜。
過了半晌,從軍帳外走進來一個面容無須的白發老者。
他身上穿着一件粗布棉服,看上去和市井中平凡老人一般無二。只是他看上去更加硬朗,目光中透着久居高位的雍容氣宇。
方勉從外面一進來,便看見皇帝仰頭靠在椅子上,雙腳伸平搭在一張木凳上,全無帝王威嚴,倒好像是一名街邊閑漢。
常年待在皇帝身邊,方勉並不覺得意外。這里沒有大臣監管,他不需要偽裝自己,怎么舒服怎么來。
“陛下,奴婢來了。”方勉說道。
朱壽仰頭看着軍帳的頂部,沒有去瞧他:“龍首山進來的那群狼崽子,到了什么地方?”
方勉道:“我們的人一直跟着,顏蕭帶了一個百戶的夜不收出去,那群怯薛軍走不出去的。”
“韃靼的反應怎么樣?”
“可汗似乎發現了我們的戰術安排,調轉兵力向南行進了,應該會和王勛的兵馬遭遇上。安東中屯衛指揮使已經遞了救援信,至於如何安排,還請陛下聖裁。”
朱壽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讓蕭滓和時春調兵增援王勛,副總兵朱巒帶人跟着韃靼可汗,宣府總兵朱振調陽和,令所部駐守原地不得出戰。”
“奴婢領旨。”方勉繼續說道:“內閣傳信,希望陛下盡快回京。”
“回信給閣老,就說朕沒事,讓他們不必擔心。”朱壽忽然站起身,走到方勉跟前。
方勉連忙低下頭。
“你,就不想聽聽,朕這三天都去了什么地方嗎?”
……
山谷之中,一座孤城肅立。
悠揚的鍾聲在城池中回盪,無數身影在隨着鍾聲,一步步朝山頂的神廟中走去。
陸明跟隨着這群人,一直來到神樹之下,遠處白霧繚繞,看不清四周的景物。可驟然之間,天空中猛地電閃雷鳴,從雲霧中冒出一雙冰冷的青眼,在死死的盯着他。
陸明從一片混沌中睜開眼睛,他看見一片遍布灰塵的屋頂。
他很快從草席上爬起來,注視着四周,這里是一件牢房,三面都是牆壁,沒有安置窗戶。
唯一的光線從走廊里散發出來,穿過圍欄打在陸明臉上。關押他的人似乎並不准備讓陸明察覺到什么,這周圍幾間牢房里全都是空盪盪的,唯有他一個人被關押在這里。
陸明又看了一眼自己的腰腹,上面已經用布包扎好,血已經止住了。只是稍微挪動一下,傷口處還會傳來一陣酸疼之感。
就在這時,從陰暗的走廊里傳來一陣腳步聲。
很快,一個人影便出現在陸明面前。
陸明本想裝睡,伺機而動,可是當他看清楚眼前這人的時候,他忽然站了起來,雙目死死盯着眼前這人。
那是一個須發斑白的老者,看上去慈眉善目,如同一位慈祥的鄰家老翁。
上一次見到他,還是同樣在牢房里,同樣還是這樣的場景。老者用溫和的語氣,蠱惑他們去做一件危險無比卻又充滿誘惑的事。
再次見到貴人,陸明並不感覺到意外。
“陸明,休息得如何?”那人的聲音蒼老柔和。
陸明站起身,拱手道:“有勞貴人,還記着我的名字。”
方勉看着眼前這個年輕人,忽然咧嘴笑了笑,眼前這個人和剛見的時候一點沒變。
“陸明,前威鎮堡百戶,正德四年因功擢升寧夏平虜所千戶。可惜啊,你升官後的第二天就敢給叛軍說情,大好仕途斷絕,自己卻成了罪身。”方勉長嘆道。
陸明眼眸里閃過一道精光,卻依舊默不作聲。
方勉盯着他,淡淡說道:“你被流放的第三年,威鎮堡就被韃靼攻破,全堡上下兩百四十一人,悉數被殺。”
陸明沉聲道:“威鎮堡北面有鎮遠關,南面有平虜所,三面靠山易守難攻。韃靼不會動那里的。”
“可他們還是動了。”方勉打斷陸明的話:“接替你位置的千戶,見到韃靼大軍將至,不敢出兵迎擊,自己逃命了。”
“威鎮堡被圍了十天,沒有糧食,也沒有水,破門的時候,威鎮堡里已經看不見活人。”
陸明的呼吸不由得粗重幾分,他盯着方勉:“貴人來見我,怕不是就為了和我說這些事吧?”
方勉看向他,面容忽然變得嚴肅起來,黑影逐漸覆蓋住他蒼老的的容顏。
“正德四年九月,韃靼進犯延綏,兵圍隴州。十一月六日,攻花馬池,總制尚書才寬戰死。”
“正德六年正月,韃靼入侵河套,攻占沿邊諸堡。”
“正德九年七月,韃靼攻占宣府和大同,二十九日,又攻寧武關,九月三日,進犯宣府。”
他的聲音很平靜,但陸明分明聽出一股肅殺的氣息。
這些年,蒙古達延汗繼位之後,屢屢進犯大明邊境,雙方已經結下了血海深仇。
方勉道:“上個月,探報得知達延汗的動向,並得知他手中多出了一枚神器,可喚出萬千迷霧,海市蜃樓。憑借這種神器,蒙古鐵騎可以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直入大明腹地。”
陸明問道:“這種鬼話,貴人也相信嗎?”
“你經歷了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如果你也覺得,那黑色木盒里的東西是件普通的東西,那便當老夫沒有和你說這番話。”方勉沉聲道。
陸明深吸一口氣,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猜測,很可能是錯的。
這位貴人並不是想要一件名不副實的寶物,他的目的,是從韃靼可汗手中奪走可能威脅到大明的神器。
“這種事情,為何要找我們?”陸明問道。
“因為我的人,韃靼那邊同樣也有記錄。我需要幾張新的面孔,去潛入到他們大帳中。你們曾經都是兵,而且有重獲自由的機會給你們。”方勉忽然遲疑了一下:“我起初是覺得,你可以做的更好。”
“那你可能要失望了,木盒里的東西,已經不見所蹤。”陸明攤開手。
“不,你做的已經很不錯。你如果帶回來,韃靼還會找人再奪回去。這種明爭暗斗,每時每刻都在進行。”
方勉忽然直視陸明:“你現在,有兩條路可以選擇。牢房的門沒有關,出去之後,你會看見兩份文書。一份是赦免令,從此以後,你便可以自由了。”
“而另一份文書,里面是一份告身和官印。老夫只提醒你,這條路很難走,如何選擇,就全在你自己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