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王朝的守夜人
默风
可世間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你明明知道伸腳一步便是萬丈深淵,可也要頭也不回的踩下去。
韃靼可汗巴圖孟克,阿葛巴爾濟濟農的曾孫,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孫。
他是一統蒙古部落的雄鷹,曾數次親率大軍襲擾大明邊關。
一陣戰馬嘶鳴的喧囂聲再次在陸明耳邊響起,陸明仿佛回到了幾年前,他看見的那個騎在馬背上的雄偉身影。那個身影在用一種嘲諷的目光,看向身處於城牆上的他們。
巴圖孟克輕輕揮了揮手,昨日還和他們有說有笑的邊民,便被亂刀砍殺。無論婦孺老幼,通通用刀捅死。
韃靼士兵用尖刀挑起死屍的頭顱,駕馬來到城邊耀武揚威的喝罵,城牆上有人站起身回罵,卻被飛馳來的箭矢刺穿眉心,當場身亡。
方勉的手段很簡單,用了一個陸明根本無法拒絕的東西。
陸明凝視着他:“路線給我,貴人的條件可以開出來了。”
方勉笑了笑,放下手里的茶杯,從懷中又取出兩張布帛送到陸羽面前。
陸明將其展開,這是兩份告身,一份是授予陸明“輕車都尉”的品級,另一份是授予他夜不收“指揮僉事”的官職。
前者雖然是虛職,可論起品級來說,已經是從三品,一般指揮授予作戰有功的武將。而後者的這個職位,陸明看向方勉,想讓對方給自己一個答復。
方勉不緊不慢說道:“正統十四年,土木堡朝廷兵敗,英宗爺被瓦剌俘虜。當時錦衣衛在瓦剌的各個密探皆被拔除,朝廷失去了和皇帝的聯絡。後來朝廷啟用了一個勢力,秘密潛入到敵營中營救皇帝,那便是夜不收。”
方勉抿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我大明自立朝之初,便有群敵環繞,九邊狼煙不絕。一些人在正面戰場上無法和朝廷抗衡,便伺機派遣一些人潛入朝廷內,在後方肆意破壞。朝廷為了以此抗衡,便以九邊哨探之名,建立夜不收,以此防備從後背冒出的刀。”
說到這里,方勉忽然抬頭看向陸明:“你之前看過郭旭的戰功表,難道就沒有發現什么嗎?”
陸明回答道:“他幾乎沒有上過戰場。”
無論是縱火燒營,還是夜襲刺殺,亦或者扮作蘇鵬,和陸明一起前往韃靼可汗的營帳。
郭旭作為遼東游擊,竟然連一場像模像樣的正面戰斗都沒有經歷過。
方勉緩緩說道:“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固然是軍士的榮耀。可總要有人,去最陰暗的地方,除掉那些從陰溝里爬出來的老鼠。”
陸明的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這一刻,他總算明白,對方究竟是想要讓他做什么。
“刀尖舔血,詭譎多變。很多明面上看不見的事情,都有我們的身影。我們是王朝的守夜人,我們的名字,注定不會出現在任何一本史冊的記錄中。”
方勉停頓了片刻:“夜不收的指揮僉事是正四品的實權官,想好了,一旦踏入此門,你就回不了頭了。”
陸明凝視着方勉:“我只殺韃靼可汗,之後便隨你調遣。但不知道貴人如何稱呼?”
方勉淡淡一笑:“老夫名叫方勉,你應該看出來了,我是個宦官,曾經伺候過先帝。內廷的太監們喚我一聲老祖宗,不過老夫也兼任夜不收指揮使,你以官職稱呼我便是。”
陸明默默記下方勉這個名字,心中多留了個神。如夜不收這樣的機構,平日里雖說不顯露在外,但定然也是和東廠錦衣衛一樣的要害衙門。方勉能夠掌握這個機構,他在內廷的權柄,定然也不會小。
方勉起身道:“朝廷和韃靼還有一戰,韃靼可汗的最終去向,會有人告訴你。這幾天,你便在陽和養好傷,其他的事情自有我來處理。至於路引和盤纏,你且收了吧。兔死狗烹的事情我不會做,錦衣夜行終究不是個頭。等將來,你會有機會榮歸故里的。”
黑色的腰牌,被陸明攥緊手里。這是方勉給他的,上面刻着的並非是指揮僉事,而是“第九閻羅”四個大字。
陸明不知道這有什么含義,可方勉並未明說,一切都需要陸明自己去琢磨。
推開地牢的大門,一縷金色的陽光驟然照在臉上。陸明微微將眼睛眯起,抬起頭看着眼前這片湛藍的天空。一絲絲溫暖籠罩在身上,讓他感覺到自己還活着。
可就在這時,陸明忽然感覺到從手腕處,傳出一陣鑽心的疼痛。
這種疼痛仿佛抽筋一般,直入心底,陸明痛苦的靠在牆邊,用顫抖的手將右臂揭開。
結實的手臂處,赫然出現一條漆紅色的游龍圖案!
那是一條表情威嚴肅穆的蒼龍,此時龍身圖案盤踞在手臂上,竟如同活了一般,在不斷游盪。
陸明心底一驚,連忙試圖用手去抓,卻發現那條游龍墨身逐漸消失,手臂上的疼痛也逐漸緩解。
漠北常年寒風肆意,即便是艷陽高照,冷風依舊刺骨。臉頰被冷風一吹,陸明的眉頭頓時皺起。他開始思索起自己從登天城爬出來時所發生的一切,他沒有失憶,這些事情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但好像,有什么東西被遺忘了。
山頂處,蒼龍虛影……之後發生的事,陸明便再也不記得。
牢房外的院子忽然被人推開,幾個穿着鴛鴦戰襖的軍士走了進來,看陸明靠在牆邊,連忙將他攙扶起。
“下官夜不收百戶薛舉,得令聽九爺調遣。”為首一人拱手道。
陸明有些木然的接受着這群人的恭維,蘇鵬和翟寧的話忽然在他腦海中回響。
他們是棋子,那么下棋之人,究竟是誰?
……
陽和衛指揮使司衙門,正堂。
朱壽坐在主案上,手指默默敲擊着椅子扶手,這是他固有的習慣,只有在思索之時,方才會做出這種下意識的動作。
“皇上,老奴回來了。”方勉的聲音傳來。
朱壽沉聲道:“進來。”
方勉默默走進來,見朱壽面前的茶杯已經空了,下意識的從一旁取來水壺,將茶杯續滿。
“他答應了?”朱壽問道。
方勉答道:“老奴已經准備妥當,他自然沒有別的選擇。只是尚有兩件事,需要陛下定奪。”
聽到陸明答應下來,朱壽的眉毛略微舒展開,道:“哪兩件事?”
“其一,自正德二年開始,朝廷便陸續有官員慘死。大理寺整理了一份名錄,上一次死亡之人,正好是三月被毒殺的兵部侍郎丁應韶。動手的,全都屬於同一個勢力。”
方勉沉聲道:“根據夜不收調查,蘇鵬叛逃後,跟隨他一起背叛的幾個人卻不見了蹤影。他們似乎加入了這個勢力,目前我們掌握的情報,只知道這勢力名為‘望鄉’。其他,一無所知。”
朱壽眼眸里閃過一道寒光:“在大明,堂而皇之的殺朕的臣子,方勉,你可要盯緊啊。下次朕如果問你,不要再給朕這么模糊的答案。”
“那些人的家鄉和府邸,老奴已經派人去調查了,請皇上放心。”方勉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另外,一個時辰前剛剛傳來戰報。王勛已經和副總兵朱巒匯合,已經和韃靼主力開戰。”
朱壽站起身,雙目炯炯有神:“張永他們的援軍到了沒有?”
方勉答道:“未時初刻已到陽和城外扎營。”
“很好,命張永,魏彬即刻拔營,朕要御駕親征。這一次,那幫狼崽子跑不掉的。”朱壽露出一個殘忍的笑容。
方勉瞥了一眼桌案上,那里放置着一張地圖,墨線勾畫出的山巒地形,將整個大同盡收眼底。
地形圖上有很多標記,無數箭頭最終將代表韃靼軍的深灰色線條牢牢困住,形成合圍之勢。
他忽然有了一個很強烈的預感。
那只不可一世的蒙古雄鷹,說不定真的會在這里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