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蜀錦堂和驛站
羅微
傳聞這舊的酒庄梨花庄留下來一套舊的庭院,里面亭台樓閣具在。
怡親王府的葉金宜便在舅父的庇佑下跟舅娘住在這個舊的院子里。
這個地方是個制作贗品蜀錦聚集了不少染戶和織戶的宜州府下面的村子。
這個地方的贗品有蜀中的雲錦和霞光絲緞這兩種,附近的佃戶和農婦,都知道染坊里的染戶和織戶在這個銀霞溪邊有一處染坊,名為銀花染坊。
十年前,葉金宜還是怡親王府的一個小格格,住在舅父家中,有一日,怡親王府的王妃傳信,交代葉金宜小格格服下醉龍香,隱姓埋名住在舅父的蘇州園林那邊的屋子內才得以逃過一劫。
就在沒多久,舅父的家產被抄,家里的丫鬟四散奔逃。
就是那日雪下的極大的時刻。
舅父乃蜀中好手,最擅長染出蜀錦堂的曇花錦,這種布料顏色如夜晚的曇花一般,是一品霞光絲緞和貢緞的敵手。
舅父沒有女兒,只有個舅娘住在舊的酒庄內。
原來那曇花錦跟貢緞不同,到了驛站的晚上,存放了一晚便成為總督史查抄的贗品。
舅父和舅娘因為是曇花錦的幾個織戶,便連夜賣了姑蘇城的庭院樓閣,逃到了制作贗品蜀錦的村子里,以贗品蜀錦出名的益州府。
到了益州,這個地方的織戶,絲戶,收上來的藍角絲和紅娘絲看似色澤鮮艷,放在竹筐內看似色澤鮮亮不已。益州的這條小溪,實則是在銀霞溪邊不少染戶在那邊跟洗絲的戶農在那邊吵架的地方。
葉金宜的婚書特別早就簽給了臨安的一處染坊,就是銀花染坊。
舅父在幾年前因為曇花錦的贗品抑郁而終,這種曇花錦跟雲錦和貢緞不同,到了夜晚會變色,里面的印鑒也不是舅父上面的織戶的印鑒,只是舅娘和舅父苦思冥想,也斷不知道,夜晚到了白雪皚皚的時刻,舅父上面的織戶,染戶,洗絲戶被查抄了大部分的家產,刺史和總督史找人在漕運的地方燒毀了一艘商船。也始終找不到濫竽充數的送去皇宮給皇妃獻上的雲錦和鯉魚錦,到了最後,只有蘇綉的刺綉綉娘想了一個瞞天過海的主意,找人在湖州綉房和青州綉房和擅長蘇綉的地方,制作描金鯉魚刺綉圓扇兩把,找了青蛇花旦兩個,在戲台找了教坊司的戲文,便瞞天過海說了那個商船的波斯商人早已經離開了碼頭。這類的事情雲雲。
這個地方的銀霞溪邊,銀花的染戶和洗絲戶在跟紫魚染坊的洗絲戶吵架。
“葉金宜,你在益州府的時日也不短了,可知昨日,紅娘絲的洗絲戶和紅角絲在椒房那個地方有益州府的縣衙過來收絲,你家會洗絲,但是你家的大少爺烏那珠可知秀才柳晴昨日在銀霞溪邊,看到益州府的縣衙到這個林桐村收絲,這個地方的絲戶和佃戶,都是指望着過年有兩錢銀子過活,這個地方的妝奩盒子里有些珠翠,里面的穿絲戶跟益州府的絲戶盯着銀花染坊新收的藍角絲,知道給皇宮下面的幾戶大戶的羊毛還沒有收齊,便在銀霞溪邊和銀花溪邊大吵了一架,說是羊毛是這個地方的山羊毛,織成的羊毛布料染色之後是羊毛緞子,坐在冬天的炭爐軒那邊,便是不少緞子夾襖賣給廟塔的書生。”知道銀花染坊事情的幾個少婦圍着銀霞溪邊的田地,不斷看着小溪里的魚兒,笑着告訴葉金宜昨日的趣聞。
葉金宜發簪上是一朵青色的牡丹花,刺綉的珠翠鑲嵌着肩膀上的青色牡丹花讓她看起來身材纖細,黃色的肌膚白皙而勻稱。笑着看着幾個穿着白色刺綉夾襖的少婦,說道:“這個地方的染坊是銀花染坊,銀花染坊自己有一條小溪,只是這條銀花小溪里面的人卻沒法在銀霞溪邊洗絲,這個地方的紙坊和宣紙坊都知道秀才柳晴早上去了益州府的縣衙,縣衙的縣太爺金凝虞是我從銀花染坊的貨郎那邊打聽來的,這個益州府的地方很大,賣出的茶葉和蜀錦也很多。”